目前发现的化石中,最早的可以回溯到三十多亿年前的蓝绿藻,它具有简单的构造。但绝大部分的化石,都出现在六亿年前之后。我们所关心的、主要的生物演化现象大多发生在此之后,于是科学家将此后的地球历史时期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三个代。在古生代(5.5-2.4亿年前)的初期,海洋中已有多种构成简单的生物群集,但陆地上,还没有生物的踪迹。约在四亿年前,维管束植物发展出许多适应陆地生活的构造,而在陆地上繁衍;动物中也出现了能够适应陆地生活的种类--具有四肢的两生类和有翅的昆虫。根据化石所呈现的现象推测,两生类的四肢是由鱼的胸鳍和腹鳍变化而来。
到了中生代(2.4-0.65亿年前左右),陆地上的植物主要为裸子植物;在动物方面,则主要为爬虫类,尤其以恐龙最具有生存竞争上的优势
在恐龙发生大繁衍之前,哺乳动物已经存在,但它并没有发生类似恐龙的大繁衍。目前的鸟类都是恐龙的后裔,它的祖先在恐龙灭绝之后发生大繁衍。恐龙消失后,其在生态上的位置就由鸟类和哺乳类取代了。恐龙灭绝以后的时期,我们称为新生代(0.65亿年前到现在)。
科学家发现地球曾经历了数次的大变动,相对地造成生物群集的改变。当生物第一次的群集形成后,通常先有大规模的灭绝,而后有适应新环境的生物大繁衍,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今日地球上的生物风貌。大体而言,地球上陆续出现的主要生物是由低等而高等的,由简单而向复杂的方向进行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