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机构
平台项目总负责单位
平台项目主要参加单位
- 中国地质博物馆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 吉林大学博物馆
平台项目参加单位
- 北京大学
-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 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
- 桂林理工大学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
- 自贡恐龙博物馆
-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 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 上海自然博物馆
现任负责人
平台项目总负责人
何明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平台项目主要参加单位负责人
杨良锋 中国地质博物馆

刘金毅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张允白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杨勋城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刘先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金利勇 吉林大学博物馆

平台项目主要参加单位负责人
周敏 | 北京大学 |
杜春华 | 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
徐莉 | 河南省地质博物馆 |
邹妤 | 昆明理工大学地学博物馆 |
刘苏桥 | 桂林理工大学 |
欧阳辉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杨主公 | 天津市蓟县中上元古界国家自然保护区 |
叶勇 | 自贡恐龙博物馆 |
张平 | 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 |
杨眉 | 项目办公室主任 |
历任负责人
历任平台项目总负责人

吴淦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历任平台项目主要参加单位负责人
-
曹希平中国地质博物馆
-
高星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周忠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杨群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张德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
-
徐世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
-
金利勇吉林大学博物馆
专家顾问
姓名 | 所在单位 | 职称/职务 | 专业 |
杨遵仪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院士 | 古生物学 |
王鸿祯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院士 | 古生物学 |
翟裕生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院士 | 矿床学 |
叶大年 | 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 院士 | 矿物学 |
王 濮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矿物学 |
杨关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古生物学 |
曾学鲁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古生物学 |
何心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古生物学 |
阮培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古生物学 |
游振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岩石学 |
苏尚国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岩石学 |
申俊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矿物学 |
于炳松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教授 | 岩石学 |
胡承志 | 中国地质博物馆 | 研究员 | 岩石学 |
周 正 | 中国地质博物馆 | 研究员 | 岩石学 |
吴新智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院士 | 古生物学 |
李传夔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研究员 | 古生物学 |
李锦玲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研究员 | 古生物学 |
金玉玕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院士 | 古生物学 |
赵一鸣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所 | 研究员 | 矿床学 |
秦善 | 北京大学 | 教授 | 矿物学 |
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发展历程
自1999年开始建设至今主要经历三个大的阶段:
1999-2002年:初建阶段
建立了“北方岩矿化石标本库”,包括实物库及数据库基本框架,主要整合了中国北方地区科学院所、高校保存的一批极具科学价值的模式化石标本。
2003-2010年:规范化、标准化及标本平台建设阶段
简称“国家岩矿化石标本库”,形成具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实物库及信息库。研究制定了标本资源收集、整理、保存技术规程39项,标本描述标准53项,以及标本分级分类代码,实现信息网络共享。
2010年-现今:资源规模化及共享阶段
建设成“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较大规模的实物库、信息库以及具有多道、快速查询的全面的服务共享平台。标准化整理和数字化表达具有科学价值的岩矿化石标本达13万余件,建立了化石、矿物、岩石、矿石标本数据库及查询系统,系统矿物学数据库及查询系统(含矿物3000余种),并在此基础上集成了7大类地学专题模块:古生物化石群专题、典型矿床专题、地质剖面专题、珠宝玉石专题、岩矿化石精品图片库、原创科普视频、3D矿物精品等,另外设有基础地理信息、基础地质信息、专题地质信息、地学科普专题等特色栏目,同时还建立了全球岩矿化石标本资源保存机构名录,含国外335家、中国37家标本保存机构的网络平台链接。网络平台提供数据检索服务,有效实现信息共享和实物共享,为地学领域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专业教学、科学普及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