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9 月 27 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新矿物及矿物命名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线举行。
会议由秘书陈振宇研究员主持。首先,主任委员王晓霞研究员做简短的情况说明。陈振宇对新一届专委会成员的组成情况进行了介绍。本届委员会由28人组成,其中,高校教授17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11人(其中地调系统8人,中科院系统2人,核工业1人)。上一届委员中有6人退出,本届新增委员8人。本届委员单位覆盖面广、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为传承老一辈矿物人求实创新、砥砺奋进的精神,将矿物学研究推向新的高度奠定了组织基础。为了扩大学科影响力,促进青年学者发展,本届委员会吸收了更多年轻人加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新矿物发现上取得了明显进展,涌现出了一批年轻科学家。因此,8名新委员中,5名是40岁以下的年轻人,都是近年来发现新矿物并对新矿物研究热情很高的青年才俊。
会议第二项议程是各位委员的自我介绍,通过大家的自我介绍,委员们增进了互相了解。随后,大家对本届专委会学术会议活动安排和其他学术活动建议进行了讨论。讨论达成以下几项共识。
一是应加强对新矿物命名及矿物名称中文译名的规范,建议由主任委员和秘书协调组织几位专家委员尽快起草相关规范,最好能与蔡剑辉委员新编的《英汉矿物种名称词典》一起发布。
二是委员会将不定期组织专家讲座和学术交流,宣传新矿物、新发现,会议规模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积极宣全,扩大影响。鼓励全体委员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学术讲座和研讨;首期学术交流会将邀请李国武和谷湘平两位副主任委员交流他们近年来在新矿物发现和研究中的成果和心得;线下的学术交流会将继续以与学会的其他矿物学专委会共同申请承担会议专题的形式举行。
三是请主任委员和秘书与学会秘书处联系,希望能在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上开辟专栏介绍我国每年发现的新矿物和相关研究进展;同时,可以以科普文章或公众号文章的形式介绍新矿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扩大新矿物研究的影响力,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新矿物的研究工作,增加对新矿物发现的兴趣。
最后,王晓霞研究员进行了总结发言,并针对各项计划和措施的落实做出了下一步的工作安排。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各位新老委员相互了解各自的工作领域, 碰撞出了许多新的想法,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思路,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撰稿人:陈振宇